帝喾(kù),五帝之一。生于高辛,故号高辛氏,人皇轩辕曾孙,五帝之首颛顼侄子。
帝喾5岁时(前2270年)受封为辛侯,15岁(前2260年)辅佐叔父颛顼,前2245年(颛顼78年)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帝喾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当年改元为帝喾元年,深受百姓爱戴。享寿100岁;死后葬于故地高辛,建有帝喾陵。
帝喾为五帝第二,五帝分别为:颛顼、帝喾、尧、舜、大禹。
人物介绍
基本资料
帝喾,五帝之一。生于高辛,故号高辛氏,人皇轩辕曾孙,五帝之首颛顼侄子。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帝喾5岁时(前2270年)受封为辛侯,15岁(前2260年)辅佐叔父颛顼,前2245年(颛顼78年)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帝喾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当年改元为帝喾元年,深受百姓爱戴。
即位亳都
颛顼死后,侄子高辛即位,是为帝喾,时年三十岁。因他出生并兴起于高辛,故史称高辛氏。 帝喾即位(部落首领)后,以木德为帝,以亳为都城。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见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后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深受百姓爱戴。
订立节气
传说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知人善任
帝喾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他平常神色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由于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在他的治理下,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帝喾亦能知人善任。咸黑、柞卜长于音乐和制作乐器,帝喾命他们为乐官,终于创作出《九韶》之乐和鼙鼓、笭、管、埙、帘等新乐器。
缔造盛世
帝喾的部落,《春秋纬》中一本叫《命历序》的书,说传10世,400年,《易纬》中的《稽览图》说是350年。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国方略是:一要博爱于人,二要让民获利,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到了现代,仍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