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有个以耍蛇为职业的人,他养了两条驯服的蛇,都是青色的。大的那条他称之为“大青”,小的则叫“二青”。二青的额头上有一个红点,特别聪明温顺,盘旋舞动都随心所欲,非常合人意。耍蛇的人对它比对其他蛇更加喜爱。一年后,大青死了,耍蛇的人想再养一条来弥补空缺,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有一天晚上,他寄宿在山寺里。第二天早晨打开装蛇的箱子一看,二青也不见了,耍蛇的人惆怅得想要死去。他四处寻找,大声呼喊,但始终不见二青的踪影。不过,他常常在茂密的草丛树林中放二青出去,让它自由活动,然后再自己回来;因此,他还抱着一丝希望,觉得二青可能会自己回来。他坐在那里等着,太阳越升越高,他也渐渐绝望了,心情沮丧地继续赶路。
刚走出没多远,他就听到一堆杂乱的柴草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停下脚步,惊讶地回头一看,原来是二青回来了!他高兴得就像得到了珍贵的宝物一样。他靠在路边休息,二青也停了下来。他注意到二青身后还跟着一条小蛇。
他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丢了呢,这是你的小伙伴推荐给我的吗?”他拿出食物来喂它们,连小蛇也一起喂了。小蛇虽然没有离开,但畏畏缩缩的不敢吃。二青就口含食物喂它,就像主人礼让客人一样。
耍蛇的人又喂了小蛇一些食物,小蛇这才开始吃起来。吃完后,小蛇和二青一起钻进了装蛇的箱子里。耍蛇的人带着它们去表演,小蛇很快就学会了各种技巧,和大青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他给这条小蛇取名为“小青”。他带着小青四处炫耀技艺,赚了很多钱。
一般来说,耍蛇的人表演的蛇都以二尺长左右为标准,太大了就太重,容易更换。但因为二青特别温顺,所以耍蛇的人一直没有放弃它。又过了两三年,二青长到三尺多长,躺下来就把装它的箱子塞得满满的,于是耍蛇的人决定把它放走。有一天,他来到淄邑的东山里,喂给二青美味的食物,并祝福它后把它放走了。二青离开后,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在装蛇的箱子外面蜿蜒盘旋。
耍蛇的人挥手说:“走吧!世上没有永远不散的宴席。从此你隐身在山谷中,一定会成为神龙,这小小的箱子怎么能长久居住呢?”二青这才离开。耍蛇的人目送着它远去。但过了一会儿,二青又回来了,无论怎么赶都赶不走,它用头撞着箱子,里面的小青也震动起来。
耍蛇的人恍然大悟地说:“莫非你是想和小青告别吗?”于是他打开箱子,小青径直走了出来,和二青交头吐舌,好像在互相告别。过了一会儿,两条蛇才依依不舍地分开。耍蛇的人本以为小青不会回来了,但没过多久,小青就独自踽踽而来,径直钻进了箱子里躺下。
从此以后,耍蛇的人到处寻找新的蛇来表演,但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而小青也渐渐长大到无法再用来表演。后来他得到了一条新的蛇,也比较温顺,但终究不如小青好。而此时的小青已经粗得像小孩子的胳膊一样了。
在此之前,二青在山中时,经常被砍柴的人看到。又过了几年,二青长到几尺长,粗得像碗口一样,开始出来追逐人。因此,行旅的人都互相告诫,不敢再走那条路。有一天,耍蛇的人经过那里,二青突然像风一样冲了出来,耍蛇的人吓得拼命奔跑。二青越追越紧,他回头一看,二青的头上的红点清晰可见,这才意识到这是二青。他放下担子喊道:“二青,二青!”二青立刻停了下来。
它抬起头看了很久,然后像过去一样绕着耍蛇的人盘旋舞动。耍蛇的人觉得它并没有恶意,只是身体太庞大沉重了,他承受不住二青的缠绕,于是倒在地上呼喊着祈求二青放开他。二青这才松开他。接着,二青又用头撞着箱子,耍蛇的人明白了它的意思,打开箱子放出了小青。
两条蛇相见后,交缠在一起就像饴糖一样粘在一起,很久才分开。耍蛇的人于是对小青说:“我早就想和你分别了,现在你有伴了。”又对二青说:“是你把它引来的,也可以再把它引走。我再嘱咐你一句:深山里不缺食物和饮料,不要去骚扰行人,以免触犯天条。”两条蛇低下头,好像听懂了他的嘱咐。
它们迅速起身,大的在前面,小的在后面,经过的地方树木都被它们分开。耍蛇的人站在那里望着它们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离开。从此以后,行人又可以像往常一样走那条路了,不知道二青和小青去了哪里。
异史氏说:“蛇,只是一种愚蠢的动物罢了,却还念念不忘旧主人,而且听从劝告就像转动圆轮一样容易。唯独奇怪的是那些堂堂正正的人,却以十年相交的朋友、几代受恩的主人的身份,转而想到要落井下石;又或者即使别人好言相劝,他们也悍然不顾,甚至愤怒地仇视对方。这样的人,难道不比这两条蛇还要低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