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常言道(富翁醒世传、子母钱)第2页

次子即是时伯济,娶妻颜氏,小字如玉,是方镇地方颜良的女儿,年纪也与时伯济同庚,也生下一个儿子,名唤时通,也只得三岁,月份与时方便的儿子大些。一家八口,父子同心,弟兄竭力,儿子媳妇们奉事父母,极其孝顺。那父母两个待这儿子媳妇们,亦极其慈和。兄弟甚是尊敬哥哥,哥哥也甚是爱惜兄弟。

就是妯娌之间,亦甚是和睦,宛如姊妹一般。这两个孩子虽在襁褓,却是终日不闻啼哭之声。共处一堂,天伦叙乐,骨肉同欢,布衣甚暖,菜饭甚香。上不欠官粮,下不欠私债,无忧无虑,一门甚是快活。

但是那时行善为官的时节,却是两袖清风,家业不致十分富足,所有祖上遗下来的一件东西,是个至宝。那件东西,生得来内方外圆,按天地乾坤之象,变化不测,能大能小,忽黄忽白,有时像个金的,有时像个银的,其形却总与钱一般,名曰金银钱。

这金银钱原有两个:一个母钱,一个子钱,皆能变做蝴蝶,空中飞舞,忽而万万千千,忽而影都不见,要遇了有缘的才肯跟他。时伯济家内的这个,是个子钱,年代却长远了,还是太祖皇帝赐与时行善的始祖。历传五世,从来没有失去,但是只得一个。正是: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忽一日,时伯济静极思动,心中起个念头,心问口,口问心,自己想道:“我不合念了这几句诗云子曰,并不知什么一些世务,不能见多识广。虽然父母在堂,不可远游,但男儿志在四方,岂可困守家中。

家中父母,赖有哥哥在家奉事,不如出去游历一番,把得有个出头的日子也好.”

于是告禀父母,父母应允。那时行善道:“你既要出去游历,自然遍上山川,遨游四海。家内有个金银钱,你晓得天下是有两个的,不知母钱今在何处。你带在身边,倘遇见了,一并带回,使他母子团圆,也是一桩美事.”

就叫安夫人取了金银钱出来交与伯济。

伯济收了金银钱,拜别了父母、哥嫂、妻子,一肩行李,望大道而行。

当日行了一程,第一夜歇店投宿,看见一人自称钱神,厉声说道:“目下你的名儿不好,我与你要暂离几日.”

醒来却是一梦。

自己暗思道:“我是个当今第一个有名秀才,怎么说我的名儿不好,要与我暂离几日,甚是奇怪.”

因想起家中父母骨肉,不知安否,时刻在心,朝行夜宿,遍观各处的风土人情,身边这个金银钱,却不在他心上。

一日时值季冬,天气严寒,信步来至海边,细观海景,但见:这一边稳风静浪,柴船自来,米船自去。那一边,随风逐浪,小船傍在大船身边。有时平地起风波,有时风过便无浪,有时无风起处也是潺潺浪滚,有时风头不顺,宛如倒海翻天。不见什么高山,那见什么平地。白茫茫一派浮光掠影,昏沉沉满眼赫势滔天。

那时伯济看出了神,转眼间忽然金银钱不见,四面观望毫无踪迹,不堤防一时失足,连身子也落下水里了。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此时,海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他们要顾自己性命要紧,怎肯下海来救,只好慢慢的看他落水罢了。他心内存着个“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念头,一些也不惊慌。说也奇怪,那时伯济的身子落在水中,并不见他沉没海底下,浮于海面,连衣服也不致甚湿。这是什么缘故?不是什么有恁海神海佛,只为有个龙神护佑,这条龙原是一条困龙,困居海内不能上天,此见时伯济落水顿起相怜之念,空中保佑,不使他埋没海中。

那时时伯济撑开眼皮一看,真是一望无边,随着波浪,听其自然,滔滔滚滚,往那一边氽去。觉道得离那海岸渐渐远了,回头看那海岸上的人,别人看我弗多大,我看别人也大弗多了。

顷刻间氽至海心,四面无边无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远远望见一只海船,不知他们有多少人在船上。看看略近,只见一人双脚踏在平基上。他的形状,似有三分贼气,疑是海洋大盗。

他是不动声色,并不求救叫喊一声。

原来这只船上,有三个主儿,一个叫神仙官,一个叫老虎官,一个叫狗官。脚踏在平基上的,是个水手。其时适值神仙官同狗官在船头上立着,看见海中有人,神仙官道:“这边有个人落在水里,我们且抛一锚,带住了船,缓缓的将船撑拢去,把那个落水的人救了起来何如?”

狗官道:“我们且把自己的舵擎正,我是随他风浪起,只是不开船。他人落水与我什么相干,要我们着急?”

两个在船头上登时相骂起来。那老虎官听见,慌忙走来,说道:“船通个水,人通个理。你们不要船横芦飞嚣。自古道:『宰相肚里好撑船』,我们是一条跳板上人,有甚事情,须要大家耐些,到底为着什么?”

神仙官把手指了水中的时伯济,说:“道我意中要想救这个人,对他说了,他必不肯,怎么夹篙撑倒,同我相骂起来.”

老虎官面上带着笑,向狗官道:“据你的意想,难道看他落水,让他死了不成?”

狗官道:“然也.”

木头雕老虎官道:“『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那个人虽然与我们没有碰过船头,但东海船头也有相碰的日子。我们救了他,他日后自然也晓得知恩报恩,如何不要去救他?”

神仙官道:“既然如此,快把船撑拢去救他.”

老虎官道:“你不要慌,船到桥,直苗苗,我自有个道理.”

那个狗官终是在旁边打退船头鼓,说道:“我看起来,只怕两边是撑不拢的.”

老虎官道:“你摇了半日的船,缆多没有解。我这等对你说,你还是不听.”

那时三人不拘两,神仙官同狗官走至船稍上,倒去说闲话去了。老虎官只得自己动手把船横撑,欲来捞救时伯济。无奈撞着了退船头鬼,在船底下挡住去路,再撑也撑不动。

霎时间,风波骤起,他们自看风使船的,一得着了风,便扯足了满篷,一帆风竟往那一边去了。此时时伯济仍无人救,只管在海面上自来自去,飘飘荡荡,不知氽了多少路,遥望见青河边一带树林,黑沉沉一簇人家。

正看间,身子不觉已近海滩。海滩上的树木,原来却是冬青树。人家尚远,不甚分明,隐隐似有个城池在内,时伯济爬上海滩,脚底下踏着一件东西,阔有三尺三,长有四尺四,不是什么海宝贝,其实是一块瓦片。

那里晓得这块瓦片硬又硬,滑又滑,才踏上去,底下一挫,那里还立得定脚头。两脚却在滩上,身子又跌落在水里了。正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那时时伯济弄得上不上,下不下,欲向上面行去,又自己不能为力,两只手那里撑得起。若往下流去,却是顺势。他意中一心向上,只得勉力撑住,然终是力怯,身在海内,脚在滩上,更比在海中飘荡的时节越觉闷些。

身子动也不能动一动,说话也说不出半句,即使说得出话,那个有人听见。不意树林中忽有个人走出来,看见他跌了下去,慌忙上前,立在海滩,把他两脚儿撮起,一撮竟撮至岸上来了。便问那人姓名居处。

那人道:“小子并无姓名,那有家乡。我是燧人氏的苗裔,人都唤我燧人,道号子虚散人。欲往海边寻访高人,在此经过,救了君家,算是有缘.”

伯济道:“承蒙散人搭救,再造之恩,何以为报?”

燧人道:“我辈救人,岂肯望报?”

燧人也问时伯济的姓名踪迹。伯济备细说了一遍。燧人道:“原来是个读书人。可敬,可敬。如何遭此挫跌?然目下的秀才,如君家者,正是不少。你既遭了此一文之衅,你如今还去想他不想他?”

伯济道:“这个身外之物,我去想他怎的.”

隧人道:“你既不想他,你今意欲何往?”

伯济道:“我自落水而来此地,乃天之所命,我有何往,只得听天而已.”

燧人道:“所言诚是。

但此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就使你往那一簇人家,走进这城里去,也是人生路不熟,如何是好?”

伯济道:“这一簇人家是什么地方?”

燧人道:“是小人国.”

伯济道:“这座城叫什么城?”

燧人道:“这城叫做没逃城。此城筑得甚是坚固,四面若关了城门,就是神仙也飞不出去,凡人那里逃得出,所以叫做没逃城。国中居民甚广,城内有个人,自小做卖柴主人的,国中顺口儿都叫他柴主。

柴主之名,遍满天下,真个是若要发迹,混名先出。自从出了柴主之名,就得了一个也是什么金银钱,家中甚是富足,如今竟有敌国之富。闻得他敬重斯文,你如今无所依归,倒不如我指引你去,到了他家,自然必有好处。他家住在城中独家村上,国中人人晓得。

切记,切记。后会有期,我是去了.”

言讫,忽然不见。时伯济此时无可如何,只得向那一簇人家走去。看看进了城门,有那城内的地形,比别处地方低些。

缓步行来,有意无意间,打听这个独家村上的柴主。正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不知独家村上这个柴主姓甚名谁,且听下文分解。

第三回时规被小人作贱钱愚受一文牵制

《西江月》:

得利何妨违理,多财尽管无才。纷纷尘事实奇哉,只怕天公尚睡。

休虑人粗貌俗,当愁运蹇时乖。一生虽然知安排,须晓炎凉世态。

却说小人国内独家村上这个柴主,你道是谁?不是别个,他姓钱名愚,号叫士命。他父母是没有的,弟兄也是没有的,只有一个妻房习氏,小名妒斌,年方四十四岁。生下一个儿子,名唤百锡,年方一十八岁,尚未娶妻。

那钱士命自己年交六十九岁,头是劣个,不比别个,不是凡人,原是天上串头神下降,容貌异常,比众不同,生得来:头大额角阔,面仰髭须跷。黑眼乌珠一双,火烧眉毛两道。骨头没有四两重,说话压得泰山倒。臂凸肚跷,头轻脚摇。两腿大,肚皮小,天生大卵脬。

那大卵脬,有一时要气胀起来。随身有两个小僮,一个叫眭炎,一个叫冯世,一个立在左边,一个立在右边,把他大腿捧了,将这卵脬用力吹起,其中的气渐渐平了,心内才得爽快。

若有一时要撒屁,下身重大,两腿粗胖,也须要这两个往两边把他阔臀掇起,然后待他把屁慢慢的放出来。这两个眭炎、冯世,生平习惯最喜干这样勾当,所以常侍左右,并不自知忸怩。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