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社会龌龊史(清代古典小说)第19页
薇园道:“可惜路远一点。”
养芝道:“大人先把他这个留祝等司事打个电报去叫他把镜子带来,大人看得对的,便买了他,不对的,就买这个也不妨事。”
薇园道:“这也好。令亲那个,如果看了不对,我多少送点盘费他回去便了。”
养芝大喜,连忙推说去翻电报,一口气跑回家里,把第二个儿子叫了来。
原来这柏养芝生平专门做假古董,生下四个儿子,大的叫柏清,从小读书聪明,便叫他专学好了秦汉篆隶;第二个叫柏奇;学了铜匠;第三个叫柏古,学了砖瓦陶匠,第四个叫柏怪,才十五岁,已经打发到江西景德镇去学做瓷器了。且说柏养芝叫了柏奇来,告诉他看见这么一个镜子,和他商量要做两面假古镜,叫他预备了生熟两种铜,说明做法。柏奇道:“做是容易。然而总不能他的字是‘贵寿无极’,我们也做了‘贵寿无极’。”
养芝道:“这个自然。”
便叫了柏清来商量。柏清道:“他们大人先生总是欢喜吉祥的,就是这些古器,也都是用吉祥文字的,我们也大同小异的写两个字就是了。”
养芝道:“我想不用字,用画。”
柏清道:“用画却没有吉祥的意思。”
养芝想了一想道:“画龙如何?”
柏清道:“秦汉的时候,只怕不尚龙纹,用了龙纹,倒变成近代的东西了。”
养芝又想了一会,忽然得了一个主意道:“有了。你仿着李斯小篆,写一个寅字,在当中,在寅字底下,画一只老虎,做一面;又写一个辰字在当中,画一条龙盘着,做一面就是了。”
柏清依言,写好画好。柏奇照着老子所教,先把熟铜条照样盘了两个字,又把熟铜块剪成了龙虎二物,装配匀停,然后用泥做成了两个镜模子,先把熟铜做的字画放在模子当中,再把生铜熔化了,倾在模内,登时成了两面镜子。便拿出来细细打磨。此时熟铜字画在镜背后凸了起来,看得见的自不必说,就是镜面上,也是熟铜嵌在生铜当中的了。打磨了两天,便成了极光的两面镜子。拿到太阳底下一照,看那返影,居然字画毕现,养芝不觉大喜。原来养芝想到字在镜背,断无在镜面照出影子之理,除非铜内有甚么讲究。因想到生铜熟铜的影子,或者颜色不同,因想到这个法子,姑妄为之。不料一铸就成,岂非喜出望外?
当下又拿些盐醋之类去炮制那镜背,费了十多天工夫,制出了一层铜绿,又用些灰土之类,把铜缘颜色弄旧了。配了一个旧锦匣,把一对铜镜装在里面。
又过了两天,方才拿到局里给薇园看。照样试演了一遍,薇园大喜,问要甚么价钱?养芝道:“司事已向亲戚那边再四磋磨过来。大人跟前,司事不敢说虚价,这两面镜子,据考据家说起来,是秦始皇造的定时镜,统共是十二面,分十二个时辰,此刻遗传在人间的,只怕不多几面了。这两面巧的是一龙一虎,暗合了龙虎会风云的意思。若是拿去送中丞,中丞一定喜欢的。’薇园道,“你说了半天考据,到底要甚么价钱?”
养芝道:“这是司事糊涂。司事亲戚说是本来要孝敬大人的,实在因为家寒,才拿到这种家传的东西来变卖,也不敢多要,两面镜子只求大人赏三千两的价。”
薇园道:“太贵点罢?”
养芝道:“请大人吩咐。”
薇园道:“一千两一面还不行么?”
养芝道:“倘使不是一龙一虎,配的那么巧,就八百两一面,他也要卖了。”
薇园道:“你先把它留在这里罢。”
不知交易得成与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八回
喜蛛儿昙花现色相鲁薇园投药治思劳
且说柏养芝铸了两面假古镜,还造出许多来历,骗得鲁薇园深信不疑,倒底被他索了三千两银子的价,还另外装潢了紫檀匣子,自己先上院去说明了这镜子如此这般的好处,然后着人送去。龙中丞打开匣子,在太阳底下试验,果然不错,不觉大喜,重赏来使,叫家人捧了匣子到上房去,与小姐赏玩。
原来龙中丞膝下有两个少爷,都捐了功名在外候补,不曾随任。只带了太太与两位姨太太及这位小姐在任上。这小姐生得云鬟雾鬓,惨绿怜红,年纪已交十六岁,闺讳是骊珠二字,生性十分聪明,虽未读破万卷,却也笔下通顺,风云月露,也凑得成五七言诗句的了。龙中丞视同掌上明珠。这一天拿了两面镜子进来,先叫女儿看过,又叫丫头们拿到院子里太阳底下晒着,把镜影子挂到墙上,隐隐现出镜背的字画来。骊珠仔细看过,回身向小丞福了两福道:“恭喜爹爹,这一定是龙虎会风云之兆,爹爹不久又要高升了。”
中丞益发欢喜道:“偏是你详出这个吉兆来。”
骊珠道:“今日有了这个吉兆,应该庆贺,待女儿设个小宴,替爹爹贺喜。”
中丞道:“如此我就生受了。”
说罢,哈哈大笑。回头对他夫人道:“我看来,像这两面镜子的东西,虽是宝贝,却总不及我的骊珠,是一颗活宝。”
说罢,扬扬得意。骊珠叫人摆下一桌酒席,却又叫人先拿两个茶几到院子里去,摆在太阳底下,用东西把两面镜子分支在两个茶几上,把那辰龙寅虎的镜影子照在堂屋当中墙上。然后上来替父母安坐,笑说道:“女儿今天这一桌,虽说不成局面,却也是个风云宴会呢!”中丞乐不可支,从晌午时候直饮到日落西山,方才肯歇。有了醉意,便早早安息。
次日起来,到外面会客,巡捕官来回说:“营务处的魏道没了。”
中丞愕然道:“他请病假还没有几天呢!怎么就没了?”
巡捕官道:“听说是个急玻”中丞就没话说了。照例会过几个客之后,便下个札子,把营务处总办的差委了鲁薇园。薇园深感柏养芝,把他派了铜元局的帐房。柏养芝也算交了个老运,化不到十吊的本钱,博了三千银子的利息,还得了通省最好出息的馆地。
这且按下不题。且说鲁薇园自从得了营务处之后,愈觉得受恩深重,难图报称。这一天遇了龙中丞生日,鲁薇园除送过寿屏如意等寿礼之外,再送了一本戏。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各人倒不好落后,于是闹得藩臬首道首府等现任官,各人都送一本;各局的总办、提调,或数人合送一本,或一人独送一本;抚辕里面的文案委员,也合送了一本。闹得足足做了半个月戏。
薇园送的戏,排在第五天。演唱做过两出吉祥戏之后,便打一个花旦,拿了戏单到龙中丞跟前请点戏。中丞看看他,却生得眉清目秀,齿内唇红。甚是可爱,因点了一出《贵妃醉酒》。
那花旦便装扮登台,果然是千娇百媚,压倒群芳。此时外场只用一枝笛,越显得他清歌妙舞。中丞欢喜叫赏,那花旦下了台,卸了装之后,又亲自到中丞跟前请安谢赏。中丞纲看他,果然生得韶秀可喜,与在台上时又是一般风韵,这种相貌,真是宜女宜男。因问:“叫甚么名字?”
花旦垂手答道:“小名叫喜蛛儿。”
问:“几岁了?”
答:“十七岁了。”
中丞点点头。
喜蛛儿还周旋了一会,猛抬头,看见珠帘里面一个女子,对着自己目不转晴的尽看,觉得没意思,便向中丞说了个请假,走开了。
原来这几天的排场,戏台是搭在花园里一座正厅的前面,正厅便做了客座,却把当中的围屏卸下,挂了一重日本帘子,以便把正厅后进做女客坐,一般的看戏。那日本帘子本极稀疏,虽是隔帘,却看得极透彻,不过隔开内外,是那么一个意思罢了。所以那女子只管钉着喜蛛儿看,喜蛛儿也看得见有人看他。
至于看他的女于是哪一个?姓甚名谁?那又是做书的人也不知道,不便乱造谣言,只好等看官们看了下文,仔细去想罢了。
闲话少题。且说当日戏完席散,无事可表。次日又闹了一天,中丞有点倦了,不等客散,先自退归上房。不多一会,骊珠小姐也回来了。中丞道:“女儿为甚也老早回来?”
骊珠道:“不知怎的,今天好像有点神思困倦,所以早点回来。”
中丞道:“本来一连闹了几天,也觉得厌烦了。”
骊珠道:“正是。
头一两天觉着很高兴的,后来慢慢就厌了。觉得那唱的也不甚好了。”
中丞道:“统共听了六天戏,我看只有昨天喜蛛儿唱的《贵妃醉酒》唱的最好。”
骊珠道:“正是。难得他扮起来犹如真美人一般;只怕杨贵妃当日也不过如此。然而那么一个人儿,怎么取个虫儿名字?”
中丞道:“我儿爱听他的戏,我明日再传了他进来唱两出。”
父女两个谈谈说说,不觉日落西山,外面男女宾客都散了。一宿晚景休提。且说次日开演之后,龙中丞便叫传喜蛛儿。承差人遍问各戏班,都不知道,想起那天的戏是薇园送的,便找着薇园去问。薇园道:“喜蛛儿本来是京里的相公,今年才赎了身体,要到南边去搭班子,因为有一门亲戚在济南,所以绕道来探视。我在京里相识他,所以叫他唱一出戏,昨天他已经动身去了。”
承差人只得照这番话去回复中丞,中丞也就罢了。
有事话长,无事话短。且说唱过十天戏之后,骊珠小姐便十分厌烦,不肯出去应酬了。龙中丞以为她生性喜静,也自由她。等到半个月的戏唱完,稍为清静了点,中丞也为劳顿多日,每天见客过后,便到上房歇息,一切公事暂时都委托了几位幕府老夫子。只见骊珠近来十分清减,茶饭少进,因问道:“你莫非有病?为甚只管不茶不饭起来?”
骊珠道:“这几天不过人神倦点罢了,没有甚么玻”说时恰值开饭上来,骊珠只用茶泡了一口饭,还吃了一大会,才勉强吃完了。龙中丞道:“你这个样子,还说没病!可不要耽搁坏了。”
饭后,便叫人请医生来。请了个本城医生来,隔着门帘,诊过了脉,开出脉案,说是劳顿停食,照着枳实消痞丸的汤头,加减开了几味药出来,说吃两服就好的。龙中丞见说是劳顿停食,倒好像有点意思;因为接连听了几天戏,这种娇贵千金,就要说劳顿了,接连吃了几天酒席,就恐怕有停食了。就叫去撮了来吃。吃了两服下去,如泥牛入海一般,绝无消息。龙中丞急了,叫另请一个医生来,说的也和前医一般,开的汤头也是大同小异。看官!须知抚台衙门一连唱了十多天戏,天天是有酒席的,合济南府的人那个不知?此刻抚台的小姐病了,病情又是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岂有不捉住这个用神之理?近世医生大抵都是如此的,也不能全怪他两个。
闲话少提。且说龙中丞看了脉案药方,便道:“前两天先有个医生,开的脉案方子和这个差不多,只怕未必对。”
医生道:“病源虽是一样的看出来,用药各人不同。吃了晚生这个方子,管保就好的。”
说罢,又请将前医的方子给他看了,又批评了前医的几样药;夸说自己的药是如何用意,如何可以得效,然后辞去。这个方子又吃了两服,莫想有丝毫效验,索性闹得睡多坐少,并且多了个长吁短叹的毛玻龙中丞更是急的了不得,令人出去遍访名医。争奈总没有一个看得对的。这一病就是两个月,索性月信也停了,瘦的剩了一把骨头,面色青白,一天有两三次烧热。烧热起来,便觉得两颧上排红、手心是终日滚烫的,夜间更多了个咳嗽。此时的医生又多半说是阴亏的了。争奈药石无灵,任你对病发药,也不中用。这两个月里面,把一个龙中丞也急了个茶饭无心,眠食俱废,甚至叫了些和尚道士们,在衙门里诵经礼忏,代小姐祈福;又叫姨太太们半夜焚香礼斗,代小姐求寿。如此又耽延了半个来月。
一天,龙中丞忽然想起鲁薇园是一把歧黄好手,不过不大肯代人诊病,所以朋友们多不知道:“自己和他是同乡世好,所以深知他的学问。一向糊涂住了,总不曾想起他来,若是早想起了,只怕女儿的病早好了。想罢,便叫人去请鲁薇园。薇园以为有甚要紧公事,即刻上辕禀见。里面传出来说请到上房里会。薇园一向听得骊珠小姐有病;只因是个小姐,不便过问,及至此时请到上房去会,便明知是请自家诊治的了。提一提精神,进去与中丞相见。常礼已毕,中丞道:“小女一病数月,势极恹恹,诸医束手。可笑我一向公私交迫,闹的神乱智昏,把我们老朋友忘记了。今天才想起来。请代小女诊一诊脉,看到底是个甚么病源?订个好方子治好她。我们老朋友,不说谢了。”
薇园道:“怕职道的学殖浅薄,未必足担此任。”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