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诗经(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第57页

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

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

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

猎取狐狸皮毛好,

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

继续操练打猎功。

打到小猪归自己,

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

六月纺织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

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

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

岁末将过新年到,

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

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

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

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

十月庄稼收进仓.

黍稷早稻和晚稻,

粟麻豆麦全入仓。

叹我农夫真辛苦,

庄稼刚好收拾完,

又为官家筑宫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

夜里赶着搓绳索。

赶紧上房修好屋,

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

正月搬进冰窖中。

二月开初祭祖先,

献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来始降霜,

十月清扫打谷场。

两槽美酒敬宾客,

宰杀羊羔大家尝。

登上主人的庙堂,

举杯共同敬主人。

齐声高呼寿无疆。

【读解】

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在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在古代诗歌中恐怕无出《七月》之右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稼穑不知道农民苦。一年辛苦到头,看似在为自己忙碌着,实际上多数在为他人谋幸福:打了猎,大猎物要献给王公贵族,上好的裘皮也得进贡;送到田间地头饭食也要让官员来沾光;漂亮的衣服要送给达官贵人,自己则连粗布短衣也没有;除了上缴赋税之外,还得服劳役,为官家筑室造屋;年终庆贺丰收之时,要祝主人万寿元疆。

农民们的日子正是在这种忙碌、平凡、单调、周而复始的劳作之中默默地度过。其实,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再简单不过了:活着,活下去,吃饱穿暖就行。他们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怀着这样的愿望和要求活着,劳作,繁衍生息。

他们既不会像不愁衣食住行的富家子弟那样觉得生活空虚,也不会像文人雅士们对花赏月,一高谈阔论,伤感流泪,更不会像哲人们去思索什么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一类对他们来说不着边际的问题。实在,单纯,质朴,就是他们的特点。活着就是一切,就是最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活着。

因此,自然而然地,食为天,成了他们的生活信条。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他们的生活埋想。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成了他们自觉的职业意识。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