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第1107页

[8]秋,八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8]秋季,八月,己丑朔(初一),出现日食。

[9]辛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李安期出为荆州长史。

[9]辛亥(二十三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李安期出任荆州长史。

[10]九月,庚申,上以久疾,命太子弘监国。

[10]九月,庚申(初三),唐高宗因长期患病,命令太子李弘监理国事。

[11]辛未,李拔高丽之新城,使契何力守之。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

遂攻之,城人师夫仇等缚城主开门降。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

[11]辛未(十四日),李世攻下高丽的新城,派契何力驻守。李世初渡辽水时,对手下诸将说:“新城,是高丽西部的要害之地,不先夺取,其余各城便不容易攻取。”

于是进攻新城。城里人师夫仇等捆绑守城的首领开门投降。李世领兵进击,有十六座城都被攻下。

庞同善、高侃尚在新城,泉男建遣兵袭其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破之。侃进至金山,与高丽战,不利,高丽乘胜逐北,仁贵引兵横击,大破之,斩首五万余级,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合。

庞同善、高侃还留在新城,泉男建派兵袭击他们的兵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将泉男建打败。高侃进军至金山,与高丽兵交战夫利,高丽兵乘胜追击。薛仁贵领兵从侧面进击高丽兵,高丽兵大败,斩首五万余级,攻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合。

郭待封以水军自别道趣平壤,遣别将冯师本载粮仗以资之。师本船破,失期,待封军中饥窘,欲作书与,恐为虏所得,知其虚实,乃作离合诗以与。怒曰:“军事方急,何以诗为?必斩之!”

行军管记通事舍人元万顷为释其义,乃更遣粮仗赴之。

郭待封带领水军从另外一条路向平壤进发,李世派别将冯师本运载粮食武器资助他。冯师本因船坏没有按期到达,郭待封军中缺粮,情况危急,想写信给李世求援,又怕信被敌人截获,泄露缺粮的机密,便写了一首离合诗送给李世。李世见诗大怒,说:“军情紧急,还写诗做什么?一定要处死他!”

行军管记通事舍人元万顷为李世解释出离合诗中的含意,李世于是另外运送粮食武器给郭待封。

万顷作《檄高丽文》曰,“不知守鸭绿之险。”

泉男建报曰:“谨闻命矣!”

即移兵据鸭绿津,唐兵不得渡。上闻之,流万顷于岭南。

元万顷作《檄高丽文》说:“不知守鸭绿之险。”

这反而提醒了泉男建,他回答说:“敬听尊命了!”

立即调兵据守鸭绿津,唐兵不能通过。唐高宗得知这情况,流放元万顷到岭南。

郝处俊在高丽城下,未及成列,高丽奄至,军中大骇,处俊据胡床,方食乾,潜简精锐,击败之,将士服其胆略。

郝处俊在高丽城下,士卒还来不及列阵,高丽兵突然到来,军中大惊,郝处俊正坐在椅子上吃干粮,暗中挑选精锐部队,把高丽兵打败,将士们都佩服他的胆略。

[12]冬,十二月,甲午,诏:“自今祀昊天上帝、五帝、皇地祗、神州地祗,并以高祖、太宗配,仍合祀昊天上帝、五帝于明堂。”

[12]冬季,十二月,甲午(初八),唐高宗下诏令:“从今以后,祭祀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祗、神州地祗,并以高祖、太宗配享,仍合祀昊天上帝、五方帝于明堂。

[13]是岁,海南獠陷琼州。

[13]本年,海南獠人攻陷琼州。

总章元年(戊辰、668)

总章元年(戊辰,公元668年)

[1]春,正月,壬子,以右相刘仁轨为辽东道副大总管。

[1]春季,正月,壬子(二十七日),唐朝任命右相刘仁轨为辽东道副大总管。

[2]二月,壬午,李等拔高丽扶馀城。薛仁贵既破高丽于金山,乘胜将三千人将攻扶馀城,诸将以其兵少,止之。仁贵曰:“兵不在多,顾用之何如耳。”

遂为前锋以进,与高丽战,大破之,杀获万余人,遂拔扶馀城。扶馀川中四十余城皆望风请服。

[2]二月,壬午(二十八日),李世等攻下高丽扶馀城。薛仁贵在金山打败高丽兵后,率领三千人准备乘胜进攻扶馀城,诸将认为他兵少,阻止他。薛仁贵说:“兵不在多,看你如何使用罢了。”

于是作为前锋部队前进,与高丽兵交战,获得大胜利,杀死和俘虏万余人,于是攻下扶馀城。扶馀川中的四十余城都望风请求投降。

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言忠对曰:“高丽必平。”

上曰:“卿何以知之?”

对曰:“隋炀帝东征而不克者,人心离怨故也;先帝东征而不克者,高丽未有衅也。今高藏微弱,权臣擅命,盖苏文死,男建兄弟内相攻夺,男生倾心内附,为我乡导,彼之情伪,靡不知之。以陛下明圣,国家富强,将士尽力,以乘高丽之乱,其势必克,不俟再举矣。且高丽连年饥馑,妖异屡降,人心危骇,其亡可翘足待也。”

上又问:“辽东诸将孰贤?”

对曰:“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契何力沉毅能断,虽颇忌前,则有统御之才;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也。”

上深然其言。

侍御史洛阳人贾言忠奉命出使从辽东返回,唐高宗向他询问军事情况,他回答说:“高丽必定能平定。”

唐高宗问:“你怎么知道?”

他说:“隋炀帝东征而不成功,是因为人心离散怨恨的缘故;先帝东征而不成功,是因为高丽本身未出现破绽。现在高藏微弱,掌握朝政的大臣专权;泉盖苏文死后,泉男建兄弟自相攻击争夺,泉男生倾心归附唐朝,充当我军向导,他们的虚实,我们都知道。依靠陛下的明圣,国家的富强,壮士的尽力,来乘高丽的内乱,必然一举取得胜利,无须等待第二次了。而且高丽连年饥荒,不祥的灾异一再出现,人心危惧,它的灭亡,顷刻间即可到来。”

唐高宗又问他:“在辽东的诸位将领谁最称得上德才兼备?”

回答说:“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擅长战斗,但治军严整;高侃以勤俭要求自己,忠诚果断而有谋略;契何力沉着坚毅而能决断,虽很妒忌比自己强的人,但有统率指挥才能;然而日夜小心,忘记个人而忧虑国家,他们谁也比不上李世。”

唐高宗很同意他的意见。

泉男建复遣兵五万人救扶馀城,与李等遇于薛贺水,合战,大破之,斩获三万余人,进攻大行城,拔之。

泉男建又派遣五万士兵救援扶馀城,与李世等遭遇于薛贺水。双方交战,唐兵大胜,杀死和俘虏三万余人,又进攻大行城,攻下了它。

[3]朝廷议明堂制度略定,三月,庚寅,赦天下,改元。

[3]朝廷讨论有关明堂的各种制度大体已定。三月,庚寅(初六),大赦天下罪人,更改年号。

[4]戊寅,上幸九成宫。

[4]戊寅(疑误),唐高宗来到九成宫。

[5]夏,四月,丙辰,彗星见于五车。上避正殿,减常膳,撤乐。许敬宗等奏请复常,曰:“彗见东北,高丽将灭之兆也。”

上曰:“朕之不德,谪见于天,岂可归咎小夷!且高丽百姓,亦朕之百姓也。”

不许。戊辰,彗星灭。

[5]夏季,四月,丙辰(初二),彗星出现于五车星座。唐高宗回避正殿,减少日常膳食,撤除音乐歌舞。许敬宗等人上奏请求恢复平常的状况,说:“彗星出现大东北,是高丽将灭亡的预兆。”

唐高宗说:“这是上天谴责朕不施恩德,怎么可以把过失推给小国!而且高丽的百姓,也是朕的百姓。”

他不同意许敬宗等的奏请。戊辰(十四日),彗星消失。

[6]辛巳,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杨弘武薨。

[6]辛巳(二十七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杨弘武去世。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