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第77页
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食其故得幸于太后,公卿皆因而决事。
太后升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但不执行左丞相的职权,只负责管理宫廷事务,同郎中令一样。但审食其早就得太后宠幸,公卿大臣都要通过审食其裁决政事。
太后怨赵尧为赵隐王谋,乃抵尧罪。
太后对赵尧当年为高祖设谋保全赵王刘如意之事,一直耿耿于怀,便借故罗织罪名,罢免了他御史大夫的官职。
上党守任敖尝为沛狱吏,有德于太后;乃以为御史大夫。
上党郡的郡守任敖,曾做过沛县的狱吏,对太后有恩德,太后就任用任敖为御史大夫。
太后又追尊其父临泗侯吕公为宣王,兄周吕令武侯泽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渐。
太后追尊其去世的父亲临泗侯吕公为宣王,追尊其兄周吕令武侯吕泽为悼武王,打算以此作为分封吕氏为王的开端。
[2]春,正月,除三族罪、妖言令。
[2]春季,正月,太后下令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
[3]夏,四月,鲁元公主薨;封公主子张偃为鲁王,谥公主曰鲁元太后。
[3]夏季,四月,太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去世,封公主之子张偃为鲁元王,议定公主的谥号为鲁元太后。
[4]辛卯,封所名孝惠子山为襄城侯,朝为轵侯,武为壶关侯。
[4]辛卯(二十八日),太后晋封号称是孝惠帝之子的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
太后欲王吕氏,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强为淮阳王,不疑为恒山王;使大竭者张释风大臣。大臣乃请立悼武王长子郦侯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国。
太后图谋分封吕氏为王,为了安抚刘氏宗室,就先立号称是孝惠帝之子的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恒山王。又指使宦官大谒者张释,委婉巧妙地向大臣们说明太后分封吕氏为王的本意。于是,大臣们识趣地奏请太后立悼武王吕泽的长子郦侯吕台为吕王,把属于齐国的济南郡割出来,另立为吕国。
[5]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
[5]五月,丙申(初四),赵王宫中的丛台,发生了火灾。
[6]秋,桃、李华。
[6]秋天,桃树、李树都不合时令地开了花。
二年(乙卯、前186)
二年(乙卯,公元前186年)
[1]冬,十一月,吕肃王台薨。
[1]冬季,十一月,吕肃王吕台去世。
[2]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
[2]春季,正月,乙卯(二十七日),发生大地震;羌道、武都道山体崩裂。
[3]夏,五月,丙申,封楚元王子郢客为上邳侯,齐悼惠王子章为朱虚侯,令入宿卫;又以吕禄女妻章。
[3]夏季,五月丙申(初九),太后封楚元王之子刘郢客为上邳侯,封齐悼惠王之子刘章为朱虚侯,令二人入宫担任侍卫,并把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为妻。
[4]六月,丙戌晦,日有食之。
[4]六月丙戌晦(三十日),出现日食。
[5]秋,七月,恒山哀王不疑薨。
[5]秋季,七月,恒山哀王刘不疑去世。
[6]行八铢钱。
[6]朝廷下令,发行八铢钱。
[7]癸丑,立襄成侯山为恒山王,更名义。
[7]癸丑(二十七日),太后晋封原襄成侯刘山为恒山王,并为他改名刘义。
三年(丙辰、前185)
三年(丙辰,公元前185年
[1]夏,江水、汉水溢,流四千余家。
[1]夏季,长江、汉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四千多户人家。
[2]秋,星昼见。
[2]秋季,星星在白昼出现。
[3]伊水、洛水溢,流千六百余家。汝水溢,流八百余家。
[3]伊水、洛水泛滥,冲毁了一千六百多户人家的房屋。汝水泛滥,冲毁了八百户人家的房屋。
四年(丁巳、前184)
四年(丁巳,公元前184年)
[1]春,二月,癸未,立所名孝惠子太为昌平侯。
[1]春季,二月,癸未(初七),太后封立号称为孝惠帝之子的刘太为昌平侯。
[2]夏,四月,丙申,太后封女弟为临光侯。
[2]夏季,四月,丙申(二十一日),太后封立她的妹妹吕为临光侯。
[3]少帝浸长,自知非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壮,即为变!”
太后闻之,幽之永巷中,言帝病。左右莫得见。太后语群臣曰:“今皇帝病久不已,失惑昏乱,不能继嗣治天下;其代之。”
群臣皆顿首言:“皇太后为天下齐民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群臣顿首奉诏。”
遂废帝,幽杀之。五月,丙辰,立恒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以太后制天下事故也。以轵侯朝为恒山王。
[3]少帝渐渐长大,自知并非惠帝张皇后的儿子,就发牢骚说:“皇后怎么能杀了我的生身之母而冒充我的母亲!我成人之后,就要复仇!”
太后得知,就把少帝幽禁于后宫的永巷中,宣称少帝患病。任何人不得与少帝相见。太后告诉群臣说:“如今皇帝长期患病不愈,精神失常,不能继承皇统治理天下了;应该另立皇帝。”
群臣都顿首回答:“皇太后的旨意,是为天下百姓着想,对于安宗庙、保国家必定产生深远影响;群臣顿首奉诏。”
于是就废掉少帝,并暗中杀死。五月,丙辰(十一日),太后立恒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为刘弘。由于太后称制治理天下,所以新皇帝即位不称元年。太后立轵侯刘朝为恒山王。
[4]是岁,以平阳侯曹为御史大夫。
[4]这一年,太后任命平阳侯曹为御史大夫。
[5]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南越王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5]有关官员奏请太后禁止南越国的关市中的铁器输出。南越王赵佗说:“高帝立我为王,使节往来,贸易不断。现在高后听信谗言,视我南越为蛮夷之国,禁绝物品贸易交流;这一定是长沙王的计谋,他想倚仗朝廷的势力击灭我南越国,统治长沙和南越两国之地,自己立功。”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