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第1376页
澳为府,即杖之;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
[4]唐宣宗因为京兆地方很久得不到治理,夏季,五月,丁卯(二十五日),任命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韦澳为人公正爽直,既到京兆府上任办公,豪猾贵戚均有所收敛,不敢为非做歹。国舅郑光庄国的庄吏骄横无比,多年的租税不交官府,韦澳将他逮捕并锁了起来。唐宣宗于延英殿问韦澳,韦澳将逮捕郑光庄吏的原委全部向唐宣宗陈奏,唐宣宗说:“你怎么处置他呢?”
韦澳回答说:“将依照法律处置。”
唐宣宗又说:“郑光特别喜爱这位庄吏,怎么办呀?”
韦澳回答说;“陛下从宫禁内庭的翰林院任用我为京兆尹,希望我清扫京畿地区多年的积弊;如果郑光的庄吏多年为蠹害,却能得到宽大免于刑事处分,那么陛下所制定的法律,看来只是用来约束贫困户,我实在是不敢奉陛下的诏命再去办事了。”
唐宣宗说:“你说的确实全合乎道理,但联舅舅郑光的面子朕不能不顾;你可以用棍杖狠狠地处罚庄吏,但免他一死,行吗?”
韦澳回答说:“我不敢不听从陛下的当面诏告,请求陛下让我关押那个骄横的庄吏,等到他租税交足之后再释放他。”
唐宣宗说:“你的话灼然可行,朕为母舅郑光的缘故阻挠你依法行事,的确是惭愧呀。”
韦澳回到京兆府,即重杖庄吏;督促他交满数百斛租税后,才将他交还郑光。
[5]六月,戊寅,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裴休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
[5]六月,戊寅(初七),唐宣宗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裴休挂同平章事衔,出任宣武节度使。
[6]司农卿韦欲求夏州节度使,有术士知之,诣门曰:“吾善醮星辰,求官无不如意。”
信之,夜,设醮具于庭。术士曰:“请公自书官阶一通。”
既得之,仰天大呼曰:“韦有异志,令我祭天。”
举家拜泣曰:“愿山人赐百口之命!”
家之货财珍玩尽与之。逻者怪术士服鲜衣,执以为盗;术士急,乃曰:“韦令我祭天,我欲告之,彼以家财求我耳。”
事上闻。秋,九月,上召面诘之,具知其冤,谓宰相曰:“韦城南甲族,为奸人所诬,勿使狱吏辱之。”
立以术士付京兆,杖死,贬永州司马。
[6]司农卿韦企图求夏州节度使官位,有一个术士知道了韦的心事,即登韦家门造访,说:“我善于占星术,为人求官没有不如愿的。”
韦相信了术士的话,夜晚,于庭院摆设好占星用的用具。术士说;“请您自己在纸上写上您想求得的官阶。”
术士得到韦手写的求官字条后,即对着天空大声呼喊:“韦有异志,让我为他祭天。”
韦惊恐万状,举家向术士拜求并哭泣,说;“希望山人赐给百口之家活命之路!”
家中的财产珍玩全部给术士。巡逻闾巷的军吏对术士穿一身新衣服感到奇怪,以为是他盗贼加以逮捕;术士窘急,于是招供说:“韦让我为他祭天,我要告发他,他即以家财求我闭嘴。”
此事上报唐宣宗。秋季,九月,唐宣宗将韦召来当面审问,知道了韦的全部冤情,便对宰相说:“韦出身于京城之南最大的望族,被奸人所诬谄,不要让狱吏任意污辱了他。”
立即将术士送交京兆府治罪,杖刑打死,韦被贬为永州司马。
[7]户部侍郎、判户部、驸马都尉郑颢营求作相甚切。其父祗德与书曰:“闻汝已判户部,是吾必死之年;又闻欲求宰相,是吾必死之日也!”
颢惧,累表辞剧务。冬,十月,乙酉,以颢为秘书监。
[7]户部侍郎、判户部、驸马都尉郑颢急切地钻营权位,企图当宰相。郑颢的父亲郑祗德给郑颢写信说:“听说你已掌判户部事务,这可是我必死之年;又听说你企图求得宰相职,这更是我必死之日呀!”
郑颢收信后深感畏惧,多次向唐宣宗上表请求辞去繁重的政务。冬季,十月,乙酉(十五日),唐宣宗任命郑颢为秘书监。
[8]上遣使诣安西镇抚回鹘,使者至灵武,会回鹘可汗遣使入贡,十一月,辛亥,册拜为禄登里罗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以卫尉少卿王端章充使。
[8]唐宣宗派遣使者到安西去镇抚回鹘部族,使者来到灵武,正值回鹘可汗派遣使臣入唐朝朝贡,十一月,辛亥(十二日),唐宣宗册拜回鹘可汗为禄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使命卫尉少卿王端章充当册封使者。
[9]吏部尚书李景让上言:“穆宗乃陛下兄,敬宗、文宗、武宗乃兄之子,陛下拜兄尚可,拜侄可乎!是使陛下不得亲事七庙也,宜迁四主出太庙,还代宗以下入庙。”
诏百官议其事,不决而止。时人以是薄景让。
[9]吏部尚书李景让向唐景宗上言:“穆宗是陛下的兄长。敬宗、文宗、武宗是陛下兄长的儿子,陛下敬拜兄长还说得过去,敬拜自己的侄子怎么说得过去呢!为要让陛下不必亲自去敬拜七庙,所以应该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位神主移出太庙,而将唐代宗以下各宗移入太庙。”
唐宣宗诏命朝廷百官讨论这件事,众口不一,无法裁决,最后不了了之,当时人对李景让逢迎宣宗的这种作法表示鄙薄。
[10]敕“于灵感”、会善二寺置戒坛,僧、尼应填阙者委长老僧选择,给公凭,赴两坛受戒,两京各选大德十人主其事。有不堪者罢之,堪者给牒,遣归本州。不见戒坛公牒,毋得私容。仍先选旧僧、尼旧僧、尼无堪者,乃选外人。”
[10]唐宣宗颁下诏敕:“在灵感、会善二座寺庙设置戒坛,应该填补空缺的僧侣和尼姑交由长老僧来进行选择,官府发给证书,让他们赴灵感、会善两坛受佛教戒律,两京长安、洛阳各选出能持戒行的大德和尚十人主持受戒之事。有不堪受戒的就罢除他的僧尼身份,能接受佛教戒律的不发给度牒,让他们回归本州。各地寺院若不见灵感、会善二寺发给的公家度牒,不得私容任何僧、尼。要先选择旧僧侣和尼姑,旧僧侣、尼姑没有合适者,再选择外人。”
[11]壬辰,以户部侍郎、判户部崔慎由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每命相,左右无知者。前此一日,令枢密宣旨于学士院,以兵部侍郎、判度支萧邺同平章事。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覆奏:“邺所判度支应罢否?”
上以为归长等佑之,即手书慎由名及新命付学士院,仍云“落判户部事”。邺,明之八世孙也。
[11]壬辰(疑误),唐宣宗任命户部侍郎、判户部崔慎由为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唐宣宗每次任命宰相,左右人没有谁能预先知道。前一日,唐宣宗命令枢密使于翰林学士院宣旨,任命兵部侍郎、判度支萧邺为同平章事。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当即复奏于唐宣宗,问道:“萧邺所任判度支是否应该罢除?”
唐宣宗认为宦官王归长等人是想于内廷助萧邺一把,当即手写崔慎由的名字及新的使命交付翰林学士院,然后说道:“不再判户部事。”
萧邺是南朝梁贞阳侯萧渊阳的八世孙。
[12]内园使李敬遇郑明不避马,朗奏之,上责敬,对曰:“供奉官例不避。”
上曰:“汝衔敕命,横绝可也;岂得私出而不避宰相乎!”
命剥色,配南牙。
[12]宦官内园使李敬在路上遇到宰相郑朗,不躲避郑朗的马,郑朗奏告唐宣宗,唐宣宗责备李敬,李敬回答说:“供奉皇帝的宦官按惯例可以不避宰相的马。”
唐宣宗说:“如果你奉朕的敕命办公事,骄横也还可以;岂能私自了宫而不躲避宰相的马呢!”
于是命令李敬脱去有标志其内官身份地位颜色的衣服,发配到南衙服役。
十一年(丁丑、857)
十一年(丁丑,公元857年)
[1]春,正月,丙午,以御史中丞兼尚书右丞夏侯孜为户部侍郎、判户部事。先是,判户部有缺,京兆尹韦澳奏事,上欲以澳补之。辞曰:“臣比年心力衰耗,难以处繁剧,屡就陛下乞小镇,圣恩未许。”
上不说。及归,其甥柳尤之,澳曰:“主上不与宰辅佥议,私欲用我,人必谓我以他歧得之,何以自明!且尔知时事浸不佳乎?由吾曹贪名位所致耳。”
丙辰,以澳为河阳节度使,,仲郢之子也。
[1]春季,正月,丙午(初七),唐宣宗任命御史中丞兼尚书右丞夏侯孜为户部侍郎、判户部事。先前,判户部一职有缺,京兆尹韦澳上朝向唐宣宗奏事,唐宣宗想让韦澳补任判户部一官。韦澳推辞说:“我这些年精神和身体都衰老消耗过度,实在难以再处置繁杂艰巨的事务,多次向陛下乞求去主管一个小镇,而一直没有获得陛下的恩准。”
唐宣宗听后很不高兴。韦澳回到家中,外甥柳怕韦澳说错了话,深感忧虑,韦澳说;“皇上不与宰辅官商议,私下里想任用我,人们必定会说我通过其他关系得官,这怎么能够说得清楚!你知道当今的政治越来越糟吗?这都是由于我们这些当的贪图名位所引起的呀。”
丙辰(十七日)唐宣宗任命韦澳为河阳节度使。柳柳仲郢的儿子。
[2]上欲幸华清宫,谏官论之甚切,上为之止。上乐闻规谏,凡谏官论事、门下封驳,苟合于理,多屈意从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手而读之。
[2]唐宣宗想去华清宫,谏官们极力上言加以劝阻,为此唐宣宗放弃了去华清宫游玩的想法。唐宣宗喜欢听规谏之言,凡是谏官们论事、门下省封驳,只要合乎情理,大都能虚心接受,表示听从。得到重臣所奏上的章疏,必烧香洗手然后阅读。
[3]二月,辛巳,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魏暮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暮为相,议事于上前,他相或委曲规讽,暮独正言无所避,上每叹曰;“暮绰有祖,我心重之。”
然竟以刚直为令狐所忌而出之。
[3]二月,辛巳(十三日),唐宣宗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魏暮挂同平章事衔,充任西川节度使。魏暮为宰相,在唐宣宗面前议政事时,其他宰相多不敢直言,有时不过委曲婉转地规劝几句,唯独魏暮敢直言无所避讳,唐宣宗每次听到魏暮的直言规讽之后,总是赞叹说:“魏暮有其先祖魏徽的遗风,我从心里敬重他。”
然而,竟因为刚直不阿而为令狐所忌,被挤出朝廷外任节度使。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