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第1559页

闵帝性仁厚,于兄弟敦睦,虽遭秦王忌疾,闵帝坦怀待之,卒免于患。及嗣位,于潞王亦无嫌,而朱弘昭、孟汉琼之徒横生猜间,闵帝不能违,以致祸败焉。

闵帝性情宽厚,对于兄弟敦诚和睦,虽然遭到秦王李从荣的忌恨,但闵帝以坦白心怀对待他,终于避免了祸患。继位以后,对潞王李从珂也没有什么嫌隙,而朱弘昭、孟汉琼那一伙人横生猜疑离间,闵帝不能不听从他们,所以招致了祸败。

孔妃尚在宫中,潞王使人谓之曰:“重吉何在?”

遂杀妃,并其四子。

孔妃此时还在宫中,潞王让人问她说:“李重吉现在哪里?”

于是把孔妃连同他的四个儿子一起杀了。

闵帝之在卫州也,惟磁州刺史宋令询遣使问起居,闻其遇害,恸哭半日,自经死。

闵帝逃至卫州,只有磁州刺史宋令询派人问候起居,听到他遇害,痛哭半日,自己也上吊死了。

[14]己卯,石敬瑭入朝。

[14]己卯(初十),石敬瑭来朝见。

[15]庚辰,以刘判三司。

[15]庚辰(十一日),任用刘判理三司。

[16]辛巳,蜀大赦,改元明德。

[16]辛巳(十二日),蜀国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明德。

[17]帝之起凤翔也,召兴州刺史刘遂清,迟疑不至。闻帝入洛,乃悉集三泉、西县、金牛、桑林戌兵以归,自散关以南城镇悉弃之,皆为蜀人所有。癸未,入朝,帝欲治罪,以其能自归,乃赦之。遂清,之侄也。

[17]末帝从凤翔起兵时,曾经召唤兴州刺史刘遂清,迟疑不肯来。听说末帝占据洛阳,刘遂清便全部聚集三泉、西县、金牛、桑林的守戌士卒回归,把散关以南的城镇全部放弃了,都被蜀人所占有。癸未(十四日),来到朝廷,末帝要治他的罪,因为他能够自己归来,便又赦免了他。刘遂清是刘的侄儿。

[18]甲申,蜀将张业将兵入兴元、洋州。

[18]甲申(十五日),蜀国将领张业率兵进入兴元、洋州。

[19]乙酉,改元,大赦。

[19]乙酉(十六日),后唐李从珂改年号为清泰,实行大赦。

[20]丁亥,以宣徽南院使郝琼权判枢密院,前三司使王玫为宣徽北院使,凤翔节度判官韩昭胤为左谏议大夫、充端明殿学士。

[20]丁亥(十八日),后唐任用宣徽南院使郝琼暂时判理枢密院,前三司使王玫为宣徽北院使,凤翔节度判官韩昭胤为左谏议大夫,充任端明殿学士。

[21]戊子,斩河阳节度使、判六军诸卫兼侍中康义诚,灭其族。

[21]戊子(十九日),后唐斩杀河阳节度使、判六军诸卫兼侍中康义诚,诛灭他的家族。

[22]己丑,诛药彦稠。

[22]己丑(二十日),后唐诛杀了药彦稠。

[23]庚寅,释王景戡、苌从简。

[23]庚寅(二十一日),后唐释放了王景戡、苌从简。

[24]有司百方敛民财,仅得六万,帝怒,下军巡使狱,昼夜督责,囚系满狱,至自经、赴井。而军士游市肆皆有骄色,市人聚诟之曰:“汝曹为主力战,立功良苦,反使我辈鞭胸杖背,出财为赏,汝曹犹扬扬自得,独不愧天地乎!”

[24]有关官员千方百计搜敛民财,只收得六万,末帝发怒,把输财迟违的人都关进军巡使的狱中,昼夜督催,犯人把牢狱都住满了,甚至有人上吊、投井。而军士在市场上游荡脸上都显得很骄傲,市民聚在一起责骂他们说:“你们这些人为皇帝努力打仗,立功也真不容易,但是,反而使我们百姓胸背挨鞭子受棍杖,还要出钱作你们的赏金,你们这些人还扬扬自以为得意,难道你们就不知愧对天地吗?”

是时,竭左藏旧物及诸道贡献,乃至太后、太妃器服簪珥皆出之,才及二十万缗,帝患之,李专美夜直,帝让之曰:“卿名有才,不能为我谋此,留才安所施乎!”

专美谢曰:“臣驽劣,陛下擢任过分,然军赏不给,非臣之责也。窃思自长兴之季,赏赉亟行,卒以是骄;继以山陵及出师,帑藏遂涸。虽有无穷之财,终不能满骄卒之心,故陛下拱手于危困之中而得天下。夫国之存亡,不专系于厚赏,亦在修法度,立纪纲。陛下苟不改覆车之辙,臣恐徒困百姓,存亡未可知也。今财力尽于此矣,宜据所有均给之,何必践初言乎!”

帝以为然。壬辰,诏禁军在凤翔归命者,自杨思权、尹晖等各赐二马、一驼、钱七十缗,下至军人钱二十缗,其在京者各十缗。军士无厌,犹怨望,为谣言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以闵帝仁弱,帝刚严,有悔心故也。

这个时候,把存放金帛财赋的左藏中所有旧物以及各道的贡献之物,乃至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饰簪环全部拿了出来,才只有二十万缗,末帝很着急,当时枢密直学士李专美正在夜间值班,末帝责备他说:“你是个以才干闻名的人,不能为我谋划完成这件事,你留着才干往哪里用啊?”

李专美谢罪说:“为臣很蠢笨,陛下是提拔任用得过份了,然而军赏不够充分,不是我的责任。我思考过,自长兴年间以来,赏赐很频繁,士兵因此而骄纵;接着又兴建皇帝陵墓和出兵征战,国家的财帑储藏便枯竭了。虽然有无尽之财物,但不能满足骄卒之心,因此,陛下在国家危困之中才能够拱手而得天下。说起来国家的存亡,并不专靠厚赏,也在于修治法度,建立纪纲。陛下如果不改革前朝覆车的老路,臣担心只能是困扰百姓,国家的存亡很难预料啊。现在,国家财力只有这些了,应该根据所能得到的平均分给大家,何必非履行当初所许诺的不可呢!”

末帝认为他讲得对。壬辰(二十三日),下诏命:禁军在凤翔归附的,从杨思权、尹晖等各赐马二匹、骆驼一匹、钱七十缗,下至军人赐钱二十缗,那些在京城的各赐钱十缗。军士贪得无厌,仍然不满意,编造谣言说:“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因为闵帝宽仁软弱,而末帝刚强严苛,表现出一种悔怨的心理。

[25]丙申,葬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于徽陵,庙号明宗。帝衰护从至陵所,宿焉。

[25]丙申(二十七日),在徽陵安葬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末帝穿戴丧服护随到陵墓,并留宿在陵所。

[26]五月,丙午,以韩昭胤为枢密使,以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权知枢密院房为宣徽北院使。,长安人也。

[26]五月,丙午(初七),任用韩昭胤为枢密使,任用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权知枢密院房为宣徽北院使。房是长安人。

[27]帝与石敬瑭皆以勇力善斗,事明宗为左右;然心竞,素不相悦。帝即位,敬瑭不得已入朝,山陵既毕,不敢言归。时敬瑭久病羸瘠,太后及魏国公主屡为之言;而凤翔将佐多劝帝留之,惟韩昭胤、李专美以为赵延寿在汴,不宜猜忌敬瑭。帝亦见其骨立,不以为虞,乃曰:“石郎不惟密亲,兼自少与吾同艰难,今我为天子,非石郎尚谁托哉!”

乃复以为河东节度使。

[27]末帝李从珂和石敬瑭都是由于勇武善斗而服侍在明宗李嗣源的左右;然而二人心里竞争,平素彼此不和睦。现在,李从珂即位为皇帝,石敬瑭不得已入京朝拜,安葬完明宗以后,不敢提出归还镇所。当时石敬瑭久病之后很疲弱,曹太后和魏国公主几次替他说情;而从凤翔来的将佐大多劝说末帝把他羁留洛阳,只有韩昭胤、李专美认为宣武节度使赵延寿正在汴梁,逼近洛都,为了避免赵延寿的疑惧,不应当猜忌石敬瑭。末帝也看到石敬瑭很削瘦衰弱,不担心他,便说:“石郎不但是内亲,关系密切,而且他从小与我共同经历艰难;现在我做了天子,不依靠石郎还能依靠谁呀!”

便仍任用他为河东节度使。

[28]戊午,以陇州防御使相里金为保义节度使。

[28]戊午(十九日),任用陇州防御使相里金为保义节度使。

[29]丁未,阶州刺史赵澄降蜀。

[29]丁未(初八),阶州刺史赵澄投降蜀国。

[30]戊申,以羽林军使杨思权为静难节度使。

[30]戊申(初九),末帝任用羽林军使杨思权为静难节度使。

[31]己酉,张虔钊、孙汉韶举族迁于成都。

[31]己酉(初十),张虔钊、孙汉韶把全部族人迁往成都。

[32]庚戌,以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冯道同平章事,充匡国节度使。

[32]庚戌(十一日),末帝任用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冯道为同平章事,充任匡国节度使。

[33]以天雄节度使兼侍中范延光为枢密使。

[33]末帝任用天雄节度使兼侍中范延光为枢密使。

[34]帝之起凤翔也,悉取天平节度使李从家财甲兵以供军。将行,凤翔之民遮马请复以从镇凤翔,帝许之,至是,徙从为凤翔节度使。

[34]末帝在凤翔起兵时,把天平节度使李从的家财甲兵全部用以供给军需。大军将要出发,凤翔的百姓拦着马请求仍任用李从镇守凤翔,未帝答应了,到此时,便把李从调迁为凤翔节度使。

[35]初,明宗为北面招讨使,平卢节度使房知温为副都部署,帝以别将事之,尝被酒忿争,拔刃相拟。及帝举兵入洛,知温密与行写司马李冲谋拒之,冲请先奉表以观形势,还,言洛中已安定。壬戌,入朝谢罪,帝优礼之;知温贡献甚厚。

[35]以前,明宗李嗣源任北面招讨使时,平卢节度使房知温任副都部署,末帝李从珂当时为别将,受房知温统辖,二人曾经酒醉后争吵,以至拔刀相对。等到末帝领兵进入洛阳,房知温秘密与行军司马李冲策划抗拒他,李冲劝他先上表表示拥戴来观察形势发展,上表使者回来后,说洛阳已经安定下来。壬戌(二十三日),房知温入京朝见,表示谢罪,末帝优礼他;房知温的贡纳也很丰厚。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