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尚书正义(唐初孔颖达等撰文献汇编)第130页

欲令惩创四国,务崇和协。言汝众方诸侯何不崇和协,相亲近,大显见治道於我周王,以享爱上天之命,而执心不安乎?

今尔殷之诸侯尚得居汝常居,臣民尚得畋汝故田,其安乐如此,汝何得不顺从王政,以广上天之命,而自怀疑乎?

汝乃复所蹈行者,数为不安,时或叛逆,是汝心未爱我周家故也。汝乃不大居安天命,是汝乃欲尽播弃天命。汝不爱我周家,播弃天命,是汝乃自为此不常谋信於正道。言其心不常谋正道,故为背违之心。我惟汝如是不谋信於正道之故,其以言辞教告之。我惟汝如是不诚信於正道之故,其用战伐要察囚系之。由汝数为不信,故我教告汝,战伐要囚汝,至於再,至於三。我教告汝,战伐要囚汝,已至再三,如今而后乃复有不用我命者,我乃其大罚诛之。言我更将杀汝也。非我有周执德不安,数设诛罚,乃惟汝自召罪也。此章反覆殷勤者,恐其更有叛逆,故丁宁戒之。

○传“今我”至“之君”

○正义曰:今我何敢多为言诰而已,实杀其君,非徒口告。管、蔡、商、奄,皆为叛逆受诛,故今因奄重叛而追说前事,言下四国民命。王肃以“四国”为四方之国,言“从今以后,四方之国苟有此罪,则必诛之”。

谓戒其将来之事,与孔不同。

○传“夹近”至“安乎”

○正义曰:夹其旁,旁是近义,故为近也。诸国疏远周室,不肯以治为功,故责之。顾氏云:“汝众方诸侯,何不常和协,相亲近,大显见治道於我周王,以享上天之命?

而今何以不自安乎?”

○传“今汝”至“疑乎”

○正义曰:主迁於上,臣易於下,计汝诸侯之国,应随殷降黜。今汝殷之诸侯皆尚得居汝常居,臣民畋汝故田。田宅不易,安乐如此,汝何不顺从我周王之政,以广上天之命,使天多佑?

汝何故畏我周家,自怀疑乎?

诸侯有国,故云“居汝常居”。

臣民重田,故云“畋汝故田”。

治田谓之“畋”,犹捕鱼谓之“渔”,今人以营田求食谓之“畋食”,即此“畋亦田”之义也。

○传“汝未”至“正道”

○正义曰:事君无二臣之道,为人臣者,常宜信之。汝未爱我周家,播弃天命,汝数为叛逆,是汝乃自为此不常谋信於正道。

○传“我惟”至“朋党”

○正义曰:“教告”与“战要囚”连文,则告以文辞,是将战之时,“教告”谓伐纣之事。昭十三年说战法云:“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

是将战之时,於法当有文辞告前敌也。我惟汝如是不谋信於正道,故其教告之,谓讯以文辞。“讯”,告也,告以文辞,数其罪也。其“战要囚之”,谓战败其师,执取其人,受其要辞而囚之。谓讨其倡乱之人,囚执其朋党也。此虽总言战事,但下有至於再三,明此指伐纣也。

○传“再谓”至“之事”

○正义曰:以伐纣为一,故“再”谓摄政之初,三监与淮夷叛时也,“三”谓成王即政又叛也,言上“迪屡不静”之事。

王曰:“呜呼!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王叹而以道告汝众方与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监谓成周之监,此指谓所迁顽民殷众士。今汝奔走来徙臣我我监,五年无过,则得还本土。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於惟有相长事小大众正官之人,汝无不能用法。欲其皆用法。

○臬,鱼列反,马作臬刂。长,丁丈反。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小大多正自为不和,汝有方多士,当和之哉!汝亲近室家不睦,汝亦当和之哉!汝邑中能明,是汝惟能勤汝职事。尔尚不忌于凶德,亦则以穆穆在乃位,汝庶几不自忌,入於凶德,亦则用敬敬常在汝位。克阅于乃邑谋介,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汝能使我阅具于汝邑,而以汝所谋为大,则汝乃用是洛邑,庶几长力畋汝田矣。言虽迁徙,而以修善,得反邑里。

○阅音悦。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汝能修善,天惟与汝怜汝,我有周惟其大夫赐汝。言受多福之胙。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非但受怜赐,又乃蹈大道在王庭,庶几修汝事,有所服行在大官。

[疏]“王曰呜呼猷”至“大僚”

○正义曰:王言而叹曰:“呜呼!我以道告汝在此所有四方之多士。”

谓四方之诸侯及与殷之众士,谓顽民迁成周者。因告四方诸侯,遂告成周之人,遍使诸侯知之。此章皆告成周之人辞也。“今汝成周之人,奔走勤事,臣我周之监成周者,五年无罪过,则听汝还本土。於惟有相长事,谓小大众正官之人,汝无有不能用法。”

欲其皆用法也。“小大众正官之人自为不和,汝众官等自当和之哉!汝等亲近室家不相和亲,汝亦当和之哉!汝邑内之内若能明於和睦之道,汝惟能勤於汝之职事”。

言是其教之使然。“汝能庶几不自相怨忌,入於凶德,若能不入於凶德,亦则用敬敬之道,常在汝之职位,不黜退也。汝若能善相教诲,使我简阅於汝邑,善汝之事,以汝所谋为大,则汝乃用是洛邑,庶几得反本土,长得勤畋汝故田。汝能修善,天惟与汝怜汝,我有周惟其大大赏赐汝。汝非但受赏而已,其有蹈大道者,得在王庭被任用。庶几汝事有所服行,在於大官”。

恐其心未服,故丁宁劝诱之。

○传“王叹”至“多士”

○正义曰:言“有方多士与殷多士”,则此二者非一人也。“有方多士”当谓於时所有四方之诸侯也。“与殷多士”当谓迁於成周顽民之众士也。下云以“臣我监”者,谓成周之监,明此殷多士也。

○传“监谓”至“本土”

○正义曰:下云“自时洛邑”,此所戒成周之人,故知“监谓成周之监,此指谓所迁顽民殷家众士”也。五年再闰,天道有成,故期以五年无过,则得还本土。以民性重迁,设期以诱之。

○传“於惟”至“用法”

○正义曰:“胥”,相也。“伯”,长也。颜氏以“相长事”即“小大众正官之人”也。

○传“汝庶”至“汝位”

○正义曰:和顺为善德,怨恶为凶德。“忌”谓自怨忌,上言“自作不和”,是怨忌也。《释训》云:“穆穆,敬也。”

此戒小大正官之人,故云“敬敬常在汝位”。

○传“汝能”至“邑里”

○正义曰:“阅”谓简阅其事,观其具足以否,故言“阅具於汝邑”。

“介”,大也。以汝所谋为大,善其治理,听还本国也。是由在洛邑修善,得反其邑里。王肃云:“其无成,虽五年亦不得反也。”

王曰:“呜呼!多士,尔不劝忱我命,尔亦则惟不克享,凡民惟曰不享。王叹而言曰:“众士,汝不能劝信我命,汝亦则惟不能享天祚矣,凡民亦惟曰不享於汝祚矣。”

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若尔乃为逸豫颇僻,大弃王命,则惟汝众方取天之威,我则致行天罚,离逖汝土,将远徙之。

○颇,破多反。探,吐南反。辟,四亦反。

[疏]“王曰呜呼”至“尔土”

○正义曰:王言而叹曰:“呜呼!成周之众士,汝若不能劝勉信用我之教命,汝则惟不能多受天福祚矣,凡民惟曰不享於汝祚矣。汝乃惟为逸豫,惟为颇僻,大远弃王命,则惟汝众方自取天之威刑,我则致天之罚於汝身,将远徙之,使离远汝之本土。”

○传“王叹”至“祚矣”

○正义曰:“劝信我命”,劝勉而信顺之。“凡民亦惟曰不享於汝祚矣”,言民亦不原汝之子孙长久矣。

○传“若尔”至“徙之”

○正义曰:成周一邑之士,不得谓之多方,此盖意在成周迁者,兼告四方诸国使知。亦如《康诰》王告康叔,并使诸侯知之。离远汝土,更远徙之。郑云:“分离夺汝土也。”

与孔异也。

王曰:“我不惟多诰,我惟祗告尔命。”

我不惟多诰汝而已,我惟敬告汝吉凶之命。又曰:“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

又诰汝:“是惟汝初不能敬于和道,故诛汝。汝无我怨。”

解所以再三加诛之意。

[疏]“王曰我”至“我怨”

○正义曰:王曰:“我今告戒汝者,不惟多为言诰汝而已,惟敬告汝吉凶之命。从我则吉,违我则凶,汝命吉凶在此言也。”

王又谓:“汝所以再三被诛者,是惟汝初不能敬於和道,故致此尔。汝自取之,则无於我有怨。”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